武夷茶艺武夷山茶艺表演
武夷茶艺是一种以武夷岩茶为主要茶品,以紫砂壶和白瓷盖碗为主要茶具,以武夷山泉水为主要冲泡水源,以一定的程序和技巧进行冲泡和品饮的茶艺。武夷茶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武夷茶艺的历史
武夷茶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,当时武夷山已经是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,也是贡茶的重要来源。唐代文人孙樵在《送茶与焦刑部书》中提到了武夷山的“晚甘侯”茶,宋代文人苏轼、范仲淹、朱熹等都曾在武夷山采茶、斗茶、赋诗,留下了许多关于武夷茶艺的著作和摩崖石刻。元代朱元璋下令禁止制作团饼茶,改为直接冲泡散条茶,开启了中国散茶生产和泡茶法的新时期。明代武夷山建立了御茶园和官焙局,武夷岩茶成为朝廷贡品和民间佳饮。清代武夷岩茶继续发展壮大,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也被广泛传播到海外。
武夷茶艺的特点主要有:
选材:武夷岩茶是武夷茶艺的灵魂,它是一种半发酵的乌龙茶,具有岩韵(岩骨花香)的品质特征。武夷岩茶有许多品种,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红袍、铁罗汉、水仙、肉桂、白鸡冠等。紫砂壶和白瓷盖碗是武夷茶艺的主要器具,紫砂壶能保温保湿,适合长时间冲泡;白瓷盖碗能展现茶汤颜色和香气,适合快速冲泡。武夷山泉水是武夷茶艺的最佳水源,它清澈甘甜,能与岩茶相得益彰。
冲泡:武夷茶艺讲究高温高冲高倒的方法,即用沸水高冲入泡茶器具中,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,增加溶解氧量;然后高倒入公道杯中,使水与空气再次接触,增加香气挥发;最后再倒入各自的茶杯中,使茶汤温度适中,便于品饮。武夷茶艺的冲泡次数一般为六至八次,每次的时间逐渐延长,以充分释放茶叶的香味和滋味。
品饮:武夷茶艺讲究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的技巧,即看茶汤的色泽、叶底的形态、杯底的香气;闻干茶的香气、盖碗的香气、茶汤的香气;品茶汤的醇厚度、甘甜度、清爽度;回味茶汤的余香、回甘、喉韵。武夷茶艺不仅是一种饮用方式,更是一种文化体验,能让人感受到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。
武夷茶艺的流程大致如下:
准备:将所需的茶叶、茶具、水源等准备好,摆放在桌上。用滚水预热茶具,倒出水后擦干。
投茶:将适量的茶叶快速放入盖碗或紫砂壶中,尽量保持器具的温度。一般以盖碗或紫砂壶容量的四分之一为宜。
洗茶:用沸水高冲入泡茶器具中,水满至略溢出,刮去表面的泡沫,在茶叶未张开时,迅速将茶水倒出。这一步是为了去除茶叶表面的杂质和尘埃,也可以唤醒茶叶,增加香气。
冲泡:用沸水高冲入泡茶器具中,水量以刚好没过茶叶为宜。盖碗或紫砂壶要紧盖,不能敞开泡,以免温度过低不能将茶叶泡开。第一泡的时间约为30秒,之后每泡可延长10秒。冲泡时要注意观察茶汤的颜色和浓淡,以及盖碗或紫砂壶上升起的香气。
出汤:将冲好的茶汤高倒入公道杯中,再从公道杯中均匀地倒入各自的茶杯中。盖碗或紫砂壶要倒干净,不能留有残汤。出汤时要注意动作要快而稳,避免溅出或浪费。
品饮:拿起茶杯,先观察茶汤的色泽是否清澈明亮,再轻轻地闻一闻杯底的香气是否纯正持久,然后小口地品尝一口茶汤,细细地感受它在口腔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风味和层次。品饮时要注意不要喝得过快或过热,也不要加入任何其他物质。